-
姓名顏名宏
-
性別男
-
出生年1964
-
出生地臺中市清水區
-
最高學歷德國國立紐倫堡造型藝術學院藝術與公共空間系所Nürnberg Akdbk大師研究Meisterschüler畢業(同博士)
-
專長項目文化人類學研究、空間裝置、多媒體、公共藝術
生平經歷
1964年 生於嘉義市(仍隨父母設籍臺中清水)
◎生平經歷:
1994~1997年 德國國立紐倫堡藝術學院獎學金至希臘、埃及、義大利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城市與公共空間藝術」研究
義大利托斯卡尼地區西耶納siena、盧卡Lucca、聖吉米尼亞諾Sangimignano等城市「義大利中世紀山城空間藝術與聚落文化產業」主題研究
土耳其伊斯坦堡等城市「東羅馬與拜占庭時期空間藝術理論與文化符號」研究
1997年
德國國家藝術與開放空間藝術家DIPLOM證照
國立紐倫堡藝術學院藝術與開放空間系所碩士
1998年
德國國立紐倫堡造型藝術學院藝術與公共空間系所(Art and Public Space)Nürnberg Akdbk獲學院卓越獎
大師研究Meisterschüler專業成績1.0極優滿級分畢業(同博士)
2009~2012年 進入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擔任副教授
1999~2012年
擔任大墩美展、磺溪美展、全省美展等評審委員
擔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教育部、交通部、臺北市、臺北縣、苗栗縣、臺中縣、彰化縣、臺南縣等公共藝術審議委員
行政院文建會「公民美學運動」推動計畫推動委員會委員
「挑戰二○○八—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四項子計畫審查委員
「美化公共環境計劃」區域輔導顧問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創意商品實品通路評選委員
行政院文建會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101年度公共圖書館閱讀環境與設備升級實施計畫輔導團南區委員
財團法人臺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公共藝術簡訊」顧問
2013-2016
教育部「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計畫子計畫:辦理中區美感教育大學基地計畫」計畫主持人
國防部「國家軍事博物館」諮詢委員
臺北市立美術館「第三屆X-site計畫」 評選委員
「臺中市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委員
2017-2025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第1屆「專業人員評審會」委員,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
文化部第七屆「公共藝術審議會」審議委員,文化部
文化部第十二屆「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
「南瀛獎」評審委員
「臺灣美術新貌獎」評審委員
文化部「公共藝術代辦制度諮詢座談及分析藝文採購案」共同主持人
「臺中市第二屆纖維工藝博物館諮詢委員會」委員
文化部「111年全國美術展」評審委員
「臺中市第四、五屆纖維創作獎」評審委員
「109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臺中市初賽評審委員
教育部「2019校園環境美感藝術季」暨「校園美感環境執行研討工作坊」計畫主持人
「嘉義市第七屆有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委員
「嘉義市第七屆古物審議會」委員
教育部「2018年教育部校園美感環境教育國際案例文件展」策展人
教育部「國際校園美感環境教育論壇」計畫主持人
文化部第十、十一屆「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董事
教育部「第五、六屆藝術教育推動會」委員
創作與展覽
2023-2024 「顏名宏場域藝術展」,創作名稱:《大樹宇宙-愛河森林慢板》、《2017椅子樂譜》、「記憶的漣漪紀念-81氣爆的時間地景藝術」之《時光迴音》、《行走的記憶》、《漣漪》、《人行道景觀》,駁二藝術特區、高雄市81氣爆紀念公園,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23 「記憶的影子-2023顏名宏創作個展」,創作名稱:《記憶的影子-空間線索》、《麥田時間-墨與白的絲語影話》、《大地縫隙》、《臺灣雲》、《太平洋潮間陸行地景誌錄像》,臺中市立纖維博物館,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2023 「臺中綠美圖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A案邀請比件計畫」國際競圖,A棟創作名稱:《詩意的脈絡/Poetic context》、D棟創作名稱:《逐光聖殿/Parthenon of Pursuing Light》,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2022 「大義公園C11倉庫旁樹群光影藝術環境裝置計畫」,創作名稱:《大樹宇宙-愛河森林慢板》,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公園,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22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入口意象設置計畫」,創作名稱:《光的河流》,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22 「高雄市地景藝術裝置計畫-作品重置光影計畫」,創作名稱:《2022椅子樂譜 Chair Score》,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公園,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8 「2018深圳(坪山)國際雕塑展」,創作名稱:《玉米田計畫Corn Time家X記憶的渡口》,中國深圳市坪山雕塑藝術創意園,中國深圳。
2018 「81氣爆紀念裝置藝術-記憶的漣漪特展」,創作名稱:《記憶的漣漪紀念-81氣爆的時間地景藝術》之《時光迴音》、《行走的記憶》、《漣漪》、《人行道景觀》,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8 「高雄81氣爆紀念裝置藝術計畫」國際競圖,創作名稱:《記憶的漣漪紀念-81氣爆的時間地景藝術》之《時光迴音》、《行走的記憶》、《漣漪》、《人行道景觀》,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7 「高雄市地景藝術裝置計畫-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區環境裝置」,創作名稱:《2017椅子樂譜 Chair Score》,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7 「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中庭休憩空間創意裝置藝術設計及製作」,創作名稱:《花開四季》,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7 「中和區公所88-99年度鶴凌活動中心等11處新、增建藝術設置案」,創作名稱:《不斷繁衍的宇宙》、《30個土地記憶的故事》、《安邦陶瓦燒》,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2015 「白冷圳文化節-九庄媽地景藝術」,創作名稱:《走入竹光的蒼芎-德布西與媽組、洛書九星的空間組曲》,臺中市新社區,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2015 「花現龍井地景藝術」,創作名稱:《走入竹光的蒼穹-德布希與媽祖、洛書九星的空間組曲》地景藝術裝置,臺中市龍井區農會,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2015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中興院區地景藝術裝置計畫」,創作名稱:《無盡的風景Endless Scenery》,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中興院區。
2014 「臺灣報到-2014臺灣美術雙年展」,創作名稱:《玉米田計畫》,國立臺灣美術館,文化部。
2013 「環境裝置三部曲場域藝術文件展」,創作名稱:《玉米田時間-家×記憶的渡口Corn Time》,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3 「國立中正大學理學院二期及教育學院二期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創作名稱:《羽光之丘Feather Light Hills》,國立中正大學。
◎獲獎:
2023 國際景觀建築師聯合會(IFLA)「2023亞洲-太平洋洛杉磯景觀設計大獎」(ASIA-PAC LA Awards 2023)之文化和都市景觀類大會榮譽獎
202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入口意象設置計畫」首獎
2018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第六屆臺灣景觀大賞」優質獎
2018 「文化部第六屆公共藝術獎」民眾參與獎
2017 「文化部第五屆公共藝術獎」卓越獎
201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三屆公共藝術獎」最佳教育推廣獎
2009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二屆公共藝術獎」卓越獎
2009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二屆公共藝術獎」最佳策劃獎
1997 德國拜魯特市建設廳Statliches Hochbauamt Bayreuth廣場空間藝術競圖第二名。
1995-1998 德國國立紐倫堡造型藝術學院獲獎學金至埃及、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空間藝術專題研究。
1996 德國IHK基金會弗洛森比格Flossenbürg二次大戰納粹集中營公開競圖,傑出獎(Wettbewerb für ein Dietrich Bonhoeffer-Zeichen und Gesamtkonzept für das ehemalige Konzentrationslager Flossenbürg Germany)。
1994 德國巴伐利亞銀行(Bayerische Landesbank)開放空間藝術競圖首獎。
1994 德國國立紐倫堡造型藝術學院年度首獎。
1994 德國國立紐倫堡藝術學院「藝術與開放空間系」獲獎學金至希臘空間藝術專題研究。
1994 德國DAAD獎學金獲選。
1993 「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獲永久免審查藝術家資格
1993 「第四十七屆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大會獎
1992 「第四十六屆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教育廳獎
1991 「第四十五屆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教育廳獎
1990 「臺北市第十七屆美展」首獎
◎社團活動:
2006~2012年 擔任中華民國公共藝術教育發展協會理事、副理事長
◎著作:
1994~2012年 出版專書9冊、專文專書論述49篇、影視教學資源光碟1套
◎生平經歷:
1994~1997年 德國國立紐倫堡藝術學院獎學金至希臘、埃及、義大利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城市與公共空間藝術」研究
義大利托斯卡尼地區西耶納siena、盧卡Lucca、聖吉米尼亞諾Sangimignano等城市「義大利中世紀山城空間藝術與聚落文化產業」主題研究
土耳其伊斯坦堡等城市「東羅馬與拜占庭時期空間藝術理論與文化符號」研究
1997年
德國國家藝術與開放空間藝術家DIPLOM證照
國立紐倫堡藝術學院藝術與開放空間系所碩士
1998年
德國國立紐倫堡造型藝術學院藝術與公共空間系所(Art and Public Space)Nürnberg Akdbk獲學院卓越獎
大師研究Meisterschüler專業成績1.0極優滿級分畢業(同博士)
2009~2012年 進入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擔任副教授
1999~2012年
擔任大墩美展、磺溪美展、全省美展等評審委員
擔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教育部、交通部、臺北市、臺北縣、苗栗縣、臺中縣、彰化縣、臺南縣等公共藝術審議委員
行政院文建會「公民美學運動」推動計畫推動委員會委員
「挑戰二○○八—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四項子計畫審查委員
「美化公共環境計劃」區域輔導顧問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創意商品實品通路評選委員
行政院文建會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101年度公共圖書館閱讀環境與設備升級實施計畫輔導團南區委員
財團法人臺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公共藝術簡訊」顧問
2013-2016
教育部「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計畫子計畫:辦理中區美感教育大學基地計畫」計畫主持人
國防部「國家軍事博物館」諮詢委員
臺北市立美術館「第三屆X-site計畫」 評選委員
「臺中市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委員
2017-2025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第1屆「專業人員評審會」委員,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
文化部第七屆「公共藝術審議會」審議委員,文化部
文化部第十二屆「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
「南瀛獎」評審委員
「臺灣美術新貌獎」評審委員
文化部「公共藝術代辦制度諮詢座談及分析藝文採購案」共同主持人
「臺中市第二屆纖維工藝博物館諮詢委員會」委員
文化部「111年全國美術展」評審委員
「臺中市第四、五屆纖維創作獎」評審委員
「109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臺中市初賽評審委員
教育部「2019校園環境美感藝術季」暨「校園美感環境執行研討工作坊」計畫主持人
「嘉義市第七屆有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委員
「嘉義市第七屆古物審議會」委員
教育部「2018年教育部校園美感環境教育國際案例文件展」策展人
教育部「國際校園美感環境教育論壇」計畫主持人
文化部第十、十一屆「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董事
教育部「第五、六屆藝術教育推動會」委員
創作與展覽
2023-2024 「顏名宏場域藝術展」,創作名稱:《大樹宇宙-愛河森林慢板》、《2017椅子樂譜》、「記憶的漣漪紀念-81氣爆的時間地景藝術」之《時光迴音》、《行走的記憶》、《漣漪》、《人行道景觀》,駁二藝術特區、高雄市81氣爆紀念公園,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23 「記憶的影子-2023顏名宏創作個展」,創作名稱:《記憶的影子-空間線索》、《麥田時間-墨與白的絲語影話》、《大地縫隙》、《臺灣雲》、《太平洋潮間陸行地景誌錄像》,臺中市立纖維博物館,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2023 「臺中綠美圖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A案邀請比件計畫」國際競圖,A棟創作名稱:《詩意的脈絡/Poetic context》、D棟創作名稱:《逐光聖殿/Parthenon of Pursuing Light》,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2022 「大義公園C11倉庫旁樹群光影藝術環境裝置計畫」,創作名稱:《大樹宇宙-愛河森林慢板》,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公園,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22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入口意象設置計畫」,創作名稱:《光的河流》,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22 「高雄市地景藝術裝置計畫-作品重置光影計畫」,創作名稱:《2022椅子樂譜 Chair Score》,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公園,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8 「2018深圳(坪山)國際雕塑展」,創作名稱:《玉米田計畫Corn Time家X記憶的渡口》,中國深圳市坪山雕塑藝術創意園,中國深圳。
2018 「81氣爆紀念裝置藝術-記憶的漣漪特展」,創作名稱:《記憶的漣漪紀念-81氣爆的時間地景藝術》之《時光迴音》、《行走的記憶》、《漣漪》、《人行道景觀》,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8 「高雄81氣爆紀念裝置藝術計畫」國際競圖,創作名稱:《記憶的漣漪紀念-81氣爆的時間地景藝術》之《時光迴音》、《行走的記憶》、《漣漪》、《人行道景觀》,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7 「高雄市地景藝術裝置計畫-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區環境裝置」,創作名稱:《2017椅子樂譜 Chair Score》,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7 「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中庭休憩空間創意裝置藝術設計及製作」,創作名稱:《花開四季》,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7 「中和區公所88-99年度鶴凌活動中心等11處新、增建藝術設置案」,創作名稱:《不斷繁衍的宇宙》、《30個土地記憶的故事》、《安邦陶瓦燒》,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2015 「白冷圳文化節-九庄媽地景藝術」,創作名稱:《走入竹光的蒼芎-德布西與媽組、洛書九星的空間組曲》,臺中市新社區,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2015 「花現龍井地景藝術」,創作名稱:《走入竹光的蒼穹-德布希與媽祖、洛書九星的空間組曲》地景藝術裝置,臺中市龍井區農會,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2015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中興院區地景藝術裝置計畫」,創作名稱:《無盡的風景Endless Scenery》,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中興院區。
2014 「臺灣報到-2014臺灣美術雙年展」,創作名稱:《玉米田計畫》,國立臺灣美術館,文化部。
2013 「環境裝置三部曲場域藝術文件展」,創作名稱:《玉米田時間-家×記憶的渡口Corn Time》,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3 「國立中正大學理學院二期及教育學院二期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創作名稱:《羽光之丘Feather Light Hills》,國立中正大學。
◎獲獎:
2023 國際景觀建築師聯合會(IFLA)「2023亞洲-太平洋洛杉磯景觀設計大獎」(ASIA-PAC LA Awards 2023)之文化和都市景觀類大會榮譽獎
202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入口意象設置計畫」首獎
2018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第六屆臺灣景觀大賞」優質獎
2018 「文化部第六屆公共藝術獎」民眾參與獎
2017 「文化部第五屆公共藝術獎」卓越獎
201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三屆公共藝術獎」最佳教育推廣獎
2009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二屆公共藝術獎」卓越獎
2009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二屆公共藝術獎」最佳策劃獎
1997 德國拜魯特市建設廳Statliches Hochbauamt Bayreuth廣場空間藝術競圖第二名。
1995-1998 德國國立紐倫堡造型藝術學院獲獎學金至埃及、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空間藝術專題研究。
1996 德國IHK基金會弗洛森比格Flossenbürg二次大戰納粹集中營公開競圖,傑出獎(Wettbewerb für ein Dietrich Bonhoeffer-Zeichen und Gesamtkonzept für das ehemalige Konzentrationslager Flossenbürg Germany)。
1994 德國巴伐利亞銀行(Bayerische Landesbank)開放空間藝術競圖首獎。
1994 德國國立紐倫堡造型藝術學院年度首獎。
1994 德國國立紐倫堡藝術學院「藝術與開放空間系」獲獎學金至希臘空間藝術專題研究。
1994 德國DAAD獎學金獲選。
1993 「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獲永久免審查藝術家資格
1993 「第四十七屆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大會獎
1992 「第四十六屆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教育廳獎
1991 「第四十五屆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教育廳獎
1990 「臺北市第十七屆美展」首獎
◎社團活動:
2006~2012年 擔任中華民國公共藝術教育發展協會理事、副理事長
◎著作:
1994~2012年 出版專書9冊、專文專書論述49篇、影視教學資源光碟1套